环保治理措施包括多个层面和领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确保法律的有力执行。
建立环境监测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
工业污染治理
实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或关停。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
对重点污染行业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城市环境治理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使用。
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推广新能源汽车。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保护和恢复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对水源地、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推进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工作,防止土地退化。
健康防护引导措施
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室外工作、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属地空气污染情况适时减少室外课程及活动。
建议性减排措施
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尽量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驻车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单位和公众尽量减少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油漆、溶剂等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
倡导生产过程中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自觉调整生产周期,减少污染物排放。
减少或暂停露天比赛等户外大型活动。
强制性减排措施
列入《工业源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实施相应的减排措施,对纳入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期间应急减排清单的企业,停止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机械除外),同时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
加大对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企业煤、渣、焦、砂石等各类物料堆覆盖情况的执法检查频次。
供热企业错时错峰起炉,实行24小时供热。
这些措施涵盖了从法律法规、工业、城市、农业、生态保护到健康防护、减排措施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系统地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