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在环保方面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以下是一些亮点:
绿色建筑设计
所有新建场馆均取得三星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坚持“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保护环境”的原则。
绿色制冰技术
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技术,这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
绿色电力供应
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个场馆赛期全部使用“绿电”,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水资源保护
冬奥会造雪的水源都采用地表径流,并在张家口赛区建设了25万立方米蓄水池,采用节水20%的先进造雪技术。
生态恢复与保护
在植物保护方面,采用就地、近地、迁地方式保护延庆赛区植物,建设就地保护小区和近地保护小区。
在动物保护方面,建立了野生动物通道和人工鸟巢,改善动物生存环境。
在土壤保护方面,进行了表土剥离和收集工作,将剥离的表土回铺到赛区,保护土壤中的种质资源。
节能减排
场馆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光伏发电系统,减少耗电量。
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
碳中和
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北京冬奥会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
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北京冬奥会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创新,也为未来的奥运会树立了绿色、可持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