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固废控制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粉尘、垃圾等。这些固体废弃物若未得到有效处理和管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因此,需进一步管理和监督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固体废物。
水环境治理
煤矿开采过程中,水污染会对河流、湖泊等水源产生很大的危害。水环境治理应包括采取防控措施、实施污染处理、加强监测等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
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周围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煤矿开采中要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如改变燃烧方式,减少煤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以期降低大气污染。
绿化矿区
绿化矿区是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手段。绿化矿区不仅能减少尘土飞扬的量,还能起到吸收有害物质、固定水土、美观环境等作用。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大力开展绿化矿区的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
在建设矿山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清晰、准确地评估矿山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提供保障环境的建议。这一步骤的核心是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矿山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包括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控制和土地复垦等。例如,为了防止废水流入附近的河流和水源,需要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进行净化和循环利用;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减少尘埃和气体排放;对设备进行隔音,采用吸振器和间断性工作等。
环境监测
矿山生产公司应根据相关规定安排环境监测人员对矿山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矿山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减轻影响。环境监测数据也可以用来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持续改进。
环保事件应急
即使在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下,环境事件仍可能发生。因此,需要制定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
生态恢复
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土壤剥离、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等问题,通过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技术手段,使矿山重新焕发生机,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旅游开发、复垦造田、引水造湖
矿山关闭后,可以将其改造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胜地,或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使矿山重新变成肥沃的农田,或通过建设人工湖泊,利用水资源进行生态修复。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