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环保政策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环保政策:
污染防治政策
制定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明确限制。
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等措施。
加强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治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生态保护政策
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多种类型的生态保护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和生态系统。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政策
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政策
设定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企业和社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为。
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避免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盲目上马。
绿色金融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为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一些银行推出专门的绿色信贷产品,为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环境保护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支持措施
财政支持政策,包括绿色信贷指引、财政补贴政策等,助力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税收支持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即征即退、免征进口关税等,降低企业成本。
金融支持政策,如绿色金融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银行为环保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装备行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和服务。
新实施的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
《稀土管理条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
《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的通知》,避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从绿证和CCER重复获益。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企业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加大了对环保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推动了环保设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