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主要查哪些东西

环保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保资质符合性

检查企业是否依法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保验收文件、排污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辐射许可证等许可和备案文件。

对企业内所有环评、排污履行情况进行排查,对未履行相应手续的项目进行梳理,以便于向审批部门及时补充相关资料。

产业政策符合性排查

通过对企业项目的排查,对企业相关生产线及生产设施的产业政策符合性作出判断。

固体废物排查

排查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及处置环节,梳理各环节可能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

环保设备排查

排查企业运营设备的运营情况,并对工程设备的运营达标率做出判断,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

排污许可执行情况排查

按照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要求,从环境管理台账的完备性、自行监测计划的完整性、执行报告发布的及时准确性角度出发,对企业排污许可执行情况进行排查。

污染物排放

检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及排放去向,确保其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环保设施运行

检查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类型、数量、性能,以及其管理维护情况、运行情况、运行记录,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且无违法、违章行为。

环境管理制度执行

检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包括环境管理台账、自行监测计划、执行报告的编制和发布等。

应急响应体系及应急处置设施

检查企业是否编制了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配置完备的应急处置设施。

用水情况

检查企业的用水量是否合理,用水工艺和设备是否属于国家规定禁止和淘汰的范围,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情况。

废水分质管理

检查对于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污染物的废水,是否进行必要的分质管理,以及需进行预处理的生产废水是否采取了预处理措施。

其他环境检测

包括水质检测、土壤检测、气体检测等,确保企业各项环保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

检查企业是否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检查自然保护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重点关注这些问题的处理情况,确保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环保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企业及时整改,确保其环保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