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环保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工程建设
北京军区实施了“4点、5线、60片、100个基地”的“4561”工程,旨在维护首都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已完成植树2873万株,建成永久性植树基地16个。
内蒙古军区通过“生态月”活动,每年治沙植树62万亩,并组织官兵参与京张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某集团军在支持黄羊滩植树种草5万亩的同时,抓好康保万亩林场、怀来千亩果园、宣化百亩苗圃建设。
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
全军部队投入大量资金启动和治理污染项目300多个,有效治理了30万吨生活污水和废水。
各部队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30座,日回收利用中水达5万多吨。
沈阳、北京、兰州军区结合污水治理建成一批中水处理设施,日回收利用中水达5万多吨。
大气污染和垃圾治理
第二炮兵某总队、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等单位在高标准完成5000吨污水治理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大气、垃圾治理和营区生态景观建设。
绿化和生态保护
中央军委先后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绿化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形成军事环境法规体系。
全军部队完成造林改造、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植被恢复100多万亩,营区绿化和义务植树绿化20多万亩。
各部队在林区配备消防器材和灭火工具,开设防火通道、建设防火预警系统等基础设施,确保森林和草原的持续稳定增长。
环境改善和生态功能提升
围绕建设绿色岛礁、生态岛礁目标,通过改良土壤、植被培育、丰富物种和增加果蔬种植等活动,提升岛礁环境质量。
绿色营区建设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下发推进军队营区绿色低碳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新建建筑普遍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营区绿地率不低于2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生态保护方面,营区绿化乡土树种使用率达80%以上,植树成活率达85%以上。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军事区域的生态环境,还提升了部队的生活质量和战斗力,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的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