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哪些情况可免处罚

环保免罚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无危害不罚:

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

首违不罚:

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主观无过错不罚:

当事人主观上没有过错,且违法行为轻微,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未成年人违法: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精神病人违法:

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予处罚。

不可抗力免罚: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环境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疫情直接影响免罚:

因受疫情防控直接影响,环境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

主动消除或减轻危害后果:

企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环境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受他人胁迫:

若企业在受他人胁迫的情况下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配合查处有立功表现:

企业若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并有立功表现,也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未造成环境污染后果:

如果违法行为未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且企业自行实施关停或停止建设、生产等措施,可以免予处罚。

污染小且当日完成整改:

对于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短、污染小且当日完成整改的情况,可以免予处罚。

其他特定情形:

例如,未批准建设但无污染物产生且企业主动停止建设或恢复原状,或未经验收即投入生产但主动完成验收等,也可以免予处罚。

这些免罚情形旨在鼓励企业和个人主动改正违法行为,减少环境危害,并在特定情况下,如不可抗力或疫情影响下,给予一定的宽容。具体适用情形需结合实际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