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环保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有害物质限量
严格限制电池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如铅、汞、六价铬、镉等。
对于不同种类的电池,有不同的有害物质含量要求,例如禁止汞含量超过0.0005%的电池及蓄电池出售。
电化学性能和耐久性
要求所有容量大于2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和轻型交通工具电池提供详细的电化学性能和耐久性参数文件。
固定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需要提供防范标识、测试证明、安全参数等。
标签、标记和信息要求
所有电池必须标示铅和镉的含量,并提供固定式储能系统、LMT电池和EV电池的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参数。
电池管理系统
所有固定式储能系统、LMT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必须装备电池管理系统。
CE合格评定程序
包括提交符合性声明、准备技术文档、提供测试报告等。
后期义务
包括碳足迹监测、推广使用回收材料、建立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等。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规范废电池的分类、收集、运输、综合利用、贮存和处理处置等全过程,重点控制废含汞电池、废镉镍电池、废铅酸蓄电池等有害废电池,并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管理。
环保设施要求
企业应配备完善的环保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理。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污染物排放标准
企业应遵守国家和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企业还应实施废水及废气在线监测,并有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噪声控制措施。
企业环保管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三同时”要求建环保设施,竣工后要组织验收。企业应有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和完善的安全环保制度,建立环保监测制度,有突发环境事件或污染事件应急设施和处理预案。
电池回收和再利用
新能源电池回收需要遵循相关环保标准,企业要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验收。电池回收过程中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从生产、使用到最终的回收和再利用,都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