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免三减半: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项目的企业,如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等,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优惠: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优惠政策
免征优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暂免征收增值税;供热企业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
即征即退政策: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等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其他税费优惠
环境保护税:农业生产排放应税污染物等情形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可享受减征优惠,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30%的,减按75%征税,低于50%的,减按50%征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厂区以外的公共绿化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水土保持补偿费:建设市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活动,可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
水资源税:暂无详细内容。
金融支持政策
降准、降息:有望直接降低高杠杆率的环保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再融资”能力。
化债加码:政策明确加大银行化债能力,叠加放水预期,预期后续化债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预期提升。
专项贷款支持:支持企业“股票回款、增持再贷款”,并且鼓励企业加大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提升投资价值方式,给予低估值的环保企业更多价值发现可能。
绿色信贷指引:明确将环保产业列为优先支持领域,为环保设备企业提供绿色信贷,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贴息支持。
财政补贴政策:对环保设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示范推广等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助力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采购政策
优先选择:政府在采购中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装备行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为环保设备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也引导了市场的发展方向,促进了环保设备的推广应用。
法规标准制定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市场准入与退出
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这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