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环保条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
环境定义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政府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且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并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排污许可制度
国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生态保护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法律责任
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这些条款体现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最新要求和措施,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建议企业和个人认真学习并遵守这些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