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保规定涵盖了大气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空间环境保护、废物处置、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国际环保规定:
大气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防止气候变化,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减排折算方式,包括“集团方式”、“排放权交易”和“绿色交易”。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旨在保护臭氧层,防止其被消耗。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多次修正案,涉及禁止和限制使用特定消耗臭氧层物质。
海洋环境保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第12部分中对海洋上各种污染的防止作了详细的规定。
《防止陆源海洋污染公约》:1974年制定,防止来自陆地的海洋污染。
《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1992年制定,保护东北大西洋的海洋环境。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马塞尔公约):旨在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和越境转移,确保废物以环境无害的方式处理。
空间环境保护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同上。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同上。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上。
废物处置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马塞尔公约):同上。
《巴塞尔公约》: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和处置。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止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国际贸易。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对开发或建设项目作出决定前,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国际环保标准
ISO 140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一套国际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帮助组织识别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EMAS 生态管理和审计框架:欧盟认可的生态管理和审计标准,帮助组织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SA 8000 社会责任标准:旨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
这些国际环保规定和标准为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指南,旨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国通常会根据这些国际公约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和政策,以确保其环境法规与国际标准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