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环保指标有哪些要求

羽绒环保的主要指标包括:

羽绒来源:

要求羽绒必须来自符合环保标准的禽类,确保其绿色环保。

清洁度:

通过水作载体,经震荡把毛绒中所含的微小尘粒转入水中,然后测定水质的透明度,以确定羽绒的清洁程度。旧国标清洁度指标≥450mm,新国标清洁度指标≥500mm。

耗氧量:

在100g试样中,消耗氧的毫克数。旧国标耗氧量指标≤10.0mg/100g,新国标耗氧量指标≤5.6mg/100g。

残脂率:

羽绒中的脂肪含量。旧国标残脂率指标≤1.3%,新国标残脂率指标≤1.2%。

微生物:

旧国标有微生物考核要求,新国标取消了微生物考核要求。

气味:

根据强弱分为0(无异味)、1 (极微弱)、2 (弱)、3(明显)四个等级,只有当嗅觉判断作出大于2级的结论时,被检样品才能判定为不合格。

填充物含量:

要求填充物含量合理,确保产品的保暖性能和其他性能。

耐用性:

要求羽绒制品的耐用性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产过程:

企业需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废水、废气排放。

废弃物处理:

要求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APEO及AP的限量指标:

新修订的产品标准新增了APEO及AP的限量指标,要求AP小于10mg/kg,AP和APEO总量小于100mg/kg。

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

如甲醛和五氯苯酚(PCP)的使用也受到严格限制。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羽绒环保标准的全面框架,旨在确保羽绒制品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性能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符合环保要求,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