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保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广阔性 :海洋面积广阔,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环境。海洋的覆盖面积、深度和容积都远超过陆地,水体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复杂性:
海洋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些因素包括海流、海浪、潮汐、水深、水温、盐分、氧气含量等,它们共同影响着海洋环境的分布和变化。
流动性:
海洋中的水体处于不断运动状态,海流、海浪和潮汐等因素会影响海洋环境的分布和变化。这种流动性使得海洋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且治理难度较大。
高压性:
海洋中的水深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压也会逐渐增大。这种高压环境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低温和低氧:
海洋中的水温较低,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会逐渐降低。同时,海洋中的氧气含量也较低,尤其是在深海中。这些环境因素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重要影响。
腐蚀性:
海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和其他化学物质,会对金属和其他材料产生腐蚀性。这种腐蚀性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还会对海洋工程设施造成损害。
生态脆弱性:
海洋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旦受到破坏,恢复起来较为困难。
污染特点
污染源广:
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污染物一旦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
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和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综上所述,海洋环保特征涵盖了广阔性、复杂性、流动性、高压性、低温和低氧、腐蚀性和生态脆弱性等多个方面,同时海洋污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污染源广、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以及防治难、危害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