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规划的主要条目包括: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
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
有效遏制O3浓度增长趋势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
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
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
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2020年要达到87%,2025年要达到87.5%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2020年要达到83.4%,2025年要达到85%
森林覆盖率2020年要达到23.2%,2025年要达到24.1%
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
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
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
发展环保产品
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
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
发展环保服务
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自然地理环境保护和利用规划
绿化、森林资源和水资源规划
镇绿化造林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到2020年,镇区绿地率达到37%,绿化覆盖率超过42%。到2030年,绿化具规模、上档次,树种、林种结构合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镇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超过45%
水资源保护规划
地下水资源保护目标:限制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逐年削减开采量,全面实行分质供水,保证饮用水需要。
地面水资源保护目标:镇区范围内水系水质达到Ⅲ类地面水标准。
地下水保护措施:加大分质供水的力度,确保优水优用。地下水的供应量逐年削减,地下水供应只安排食品、医药用水及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和饮食服务业的饮用水部分,其他各类非饮用水全部改为地面水。加强供水管理,提高节水效益。严格执行地下水年度开采执行,严肃查处未经批准擅自盲目开采的违法行为,实行优水优价,加强供水管网技术改造。
地面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强农业生产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加强生活污水的防治;加强镇区内溪流水系的整治;加强生活与医疗垃圾的整治
绿色环保发展战略规划
提高环境质量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施步骤包括:制定规划目标、确定规划重点领域、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监测和评估规划实施效果
城市垃圾处理
城市垃圾分类
建立中心化的资源化利用厂
规范处理方式,如垃圾填埋、焚烧等
小城镇总体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综合整治
大气环境质量保护
环境噪声控制
这些条目涵盖了从生态系统保护到环境污染治理,从资源利用到城市管理的多个方面,体现了绿色环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