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环保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含有害物质

不含德国政府和欧共体规定的致癌芳香胺(如偶氮染料裂解产生的22种致癌芳香胺);

不是过敏性染料;

不是致癌性染料;

不是急性毒性染料;

可萃取重金属含量在限制值以下;

不含环境激素类物质;

不含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化学物质;

不含变异性化合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甲醛含量在规定的限值以下;

不含被限制农药的品种且总量在规定的限值以下。

生产过程环保

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友好,不产生“三废”或产生的“三废”能够通过常规方法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环保和生态要求。

安全技术规范

国内需达到国标要求的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如GB18401-2010,涉及甲醛、PH值、染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的测试。

国际环保标准

国际上一般能达到Okeo-tex或Reach等标准的要求,这些标准内容更广泛,包括重金属、有机农药成分、过敏性染料等限制。

排污标准

印染企业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规定了排污标准、监测采样规范要求等,企业废水排放量、防护距离及选址需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染色的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