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支出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财政政策
财政预算安排: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对环保产业的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支持方式和资金管理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强化监管。
补助和奖励: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税收政策
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具体包括《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20年)》等。
增值税优惠:对符合规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其他税收优惠: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减征免征所得税,发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价格政策
消费税: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调节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耗,并设置差别税率,减免车购税、车船税,引导绿色低碳出行。
环境保护税:自2018年起开征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四类污染物征收,提高排污成本,促进节能减排。
专项资金政策
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监测、评估、调查及防治管理改革创新。
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
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由财政部安排,用于支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由财政部和城乡建设部安排,用于城市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由国家发改委安排,用于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
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资金:由国家发改委安排,用于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项目。
这些政策通过财政、税收、价格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