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环保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开发阶段
企业应考虑家电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对环境、资源和能源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减害化处理的设计方案,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能源消耗。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使用的技术、工艺、装备及材料。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按GB18599—20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自行处理,无法自行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应转交给具备能力和资质的处理企业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生产过程中不应使用氢氟氯化碳、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 TCA)、三氟三氯乙烷(CFC—113)、四氯化碳(CTC)作为清洗剂。清洗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特定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包装
简化家电的包装结构,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优先选用可循环再生、可回收利用、易降解的包装材料。
绿色电器
必须有国家颁布的环保产品认证标志,辐射度、噪音度、含氟量等要在环保标准范围内。
例如,彩电要求规格在29英寸以上,产品照射率(X射线)不超过每小时0.07毫伦,电视的包装不得使用环保避用材料。绿色冰箱、冰柜要求制冷发泡系统不再消耗含氟物质,制冷系统处于无氟状况。洗衣机的绿色标准是低噪音,波轮式洗衣机的噪音为50-60db,滚筒式洗衣机则在60-65db分贝之内。
电气安全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应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不准靠近或接触任何有电设备的带电部分,特殊许可的工作,应执行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中的有关规定。严禁用湿手去摸触电源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气人员修好,否则不准使用。不准使用破损的电源插头插座。敷设临时低压电源线路,应使用绝缘导线。严禁将导线缠绕在护栏管道及脚手架上。厂房内电源箱箱体接地良好,接地、接零标志清晰,分级配置漏电保安器,宜采用插座式接线方式,方便使用。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
噪声和电磁场
噪声实测值与明示值的允差不应超过+3 dB(A),规定了19类产品噪声限值。电磁场(EMF)以电磁感应加热作为主要功能的家用电器电磁感应强度采用时域评估方法的加权结果值W不应大于1。
化学因素
臭氧泄漏量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臭氧的家用电器,在有人条件下,家用电器周围空气环境中臭氧泄漏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例如,食具消毒柜的臭氧泄漏量不应大于0.20 mg/m³,其他家用电器的臭氧泄漏量不应大于0.10 mg/m³。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具有抗菌、除菌、空气净化功能的家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释放的TVOC浓度不应大于0.15 mg/m³。
食品接触材料及部件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家用电器中的食品接触材料及部件应符合GB 4806、GB 9685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大型项目或建设活动,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电器产品的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