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煤环保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选址要求
煤堆应选择离居民区较远且便于管理的区域,避免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煤堆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如是否为水源保护区,避免对水源造成污染。
周围道路应便于运输,同时考虑光照和水源等因素。
覆盖措施
对煤堆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挥发和粉尘排放,覆盖材料可选用塑料布、植被和土壤。
使用植被和土壤覆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同时避免恶劣天气对煤堆的影响。
洒水降尘
在煤堆放过程中,采用洒水降尘的方法减少粉尘污染。
降尘水应使用可降解无害的煤堆净化剂,避免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影响。
垃圾清理
及时清理煤场产生的垃圾和杂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定期检查
定期对煤堆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煤堆的安全和保质期。
储煤棚要求
储煤必须按要求堆放,不得超出防尘棚界线。
储煤棚煤炭储量应不低于20天用煤量,确保煤炭供应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煤质要求
进煤必须保证达到燃烧要求,保证煤质,热值要求在4800—6000大卡/千克之间。
环保设施
煤场应设置环保污染和粉尘治理设施,并配备环保安全应急预案和措施,定期组织演练。
噪声控制
制定煤场噪声排放标准,对超过标准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选用低噪音设备,安装消声器等措施减少噪声产生和传播。
废水处理
制定煤场废水排放标准,对超过标准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绿色开采技术
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实施绿色开采,减少排放污染物的量。
加强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煤矿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追究违规和非法行为,提高环保治理效果。
环保意识培训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员工、承包商和合作伙伴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训,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地实施。
这些措施旨在降低煤堆放对环境的影响,保障人员、设备及环境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