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改造的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工前环保措施
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优化:根据站址污水产生量确定污水处理系统规模,合理确定站址高程,减少土石方量,设计必要的挡墙、护坡和防排洪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设备布置及选型:优化电气设备布置及选型,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影响较大的变电站(换流站)采取隔声、减振等综合治理措施。
输电线路路径和塔基优化:通过加高铁塔或使用转角塔避让等方式,减少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根据塔位地质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减少土石方开挖,设置必要的挡护和排水措施,降低电磁环境和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环保措施
扬尘控制:减少施工扬尘,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施工车辆经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区时降低速度、禁止鸣笛。
废水排放:减少废水排放,按规定处置固体废弃物。
生态恢复:采用飞艇、直升机、无人机放线等跨越施工技术,减少植被被破坏和林木砍伐,设置必要的挡护和排水措施,采取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等措施,减少对线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行期环保措施
环保管理和监测:及时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建立环保管理和监测制度,保障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减少废水、蓄电池、绝缘子等废弃物的产生量,确保各项污染因子达到环保标准的要求。
事故隐患消除: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环境污染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确保发生污染事故时可及时得到妥善处理。
其他环保措施
节能减排: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效节能环保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危险废物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如含铅电缆、电池、废油、废酸等)采用环保型、无害化的处理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合理节约用纸、用水、用电和其他能源,控制施工场所产生的噪声和粉尘,防止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这些环保措施,电网改造可以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