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生物监测
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变化的反应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
方法包括生物指数法、种类多样性指数法、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等。
遥感监测
利用水体对可见光吸收少、反射率低、透射率高的特点,监测叶绿素、悬浮物浓度及黄色物质等水质参数。
适合大面积区域的水质监测。
电化学法
包括阳极溶出伏安法和阴极溶出伏安法。
通过测量电流峰值来测定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
利用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出现光吸收峰的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重量分析法
通过仪器将待测样品进行组分分离,并利用分析天平对各组分进行称量,以重量为依据进行水质分析。
包括直接分离法和气化法两种。
滴定分析法
根据滴定液与滴定原理的不同,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及氧化还原滴定法四种。
仪器分析法
包括原子色谱分析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
其他方法
包括pH值测定(玻璃电极法)、电导率测定(电导电极法)、溶解氧量测定(溶解氧膜电极法)、浊度测定(光散射法)等。
这些方法用于测定具体的水质参数,如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量、浊度等。
在选择水质监测方法时,应考虑监测项目的具体需求、监测范围的广度、成本效益以及操作简便性等因素。通常,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和等效方法都是经过验证的,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适用于常规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