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选址的环保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
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应当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
项目选址应结合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拟建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排污特征,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优选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厂址方案。
避免特殊保护区域
项目不得放置在城市规划确定的生活区、文教区、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
项目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合理选址以减少环境影响
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废水、放射性废弃物、粉尘的项目应合理安置在城镇或居民区的上下风侧或水源保护区下游。
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地严禁布置在以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区内,也不得布置在当地城建、卫生、环境保护部门划定的卫生防护区内。
大气环境防护和绿化
大气环境防护带和工厂内应有绿化规划设计。
新建项目的总图布置应尽量将污染危害最大的设施布置在远离非污染设施的地段,并采取绿化措施。
卫生防护距离和绿化
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雾、恶臭、噪声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施。
符合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
所在地的环境质量需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标准或要求,或者项目实施的污染防治措施能够使环境质量达到区域性的改善目标。
公众参与和环境评估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要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环境评估主要包括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保措施及可行性论证等。
满足“三线一单”空间管控要求
项目选址、布局、规模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规划,以及符合规划环评、生态红线等“三线一单”空间管控要求。
其他特定要求
停车场的选址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同时满足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企业在选择经营地址时,应注意用地的性质、所在区域环境容量、空气污染状况、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避免在这些区域内选址。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的环保要求是多方面的,涉及法律法规、规划、环境保护措施、卫生防护、公众参与等多个层面。项目在选址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