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施工、运营和维护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地段进行防治措施的规划,制定环保方案,确保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达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施工期间的环保措施
减少施工时间,选择低声、低振动的设备和机械,控制施工现场噪音和震动。
使用降尘设备和防尘措施,进行垃圾分类、统一收集、及时清运。
对于灾后抢修和大型修建项目,需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防控措施,保证生态环保指标的落实。
运营维护期间的环保措施
加强沿线路侧绿化和沿线环境治理,改变水泥、砖、石等硬质材料对公路工程建设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完善维护保养体系,保证公路工程运营和维护的高效率、低成本和环保可持续性,不断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使用新材料和技术对现有公路工程进行改进,减少能耗和环境影响。例如,选用环境友好的破碎骨料,生产砖头、石头等耗用的采石产生的废弃物不经过二次利用就成为污染源永久存在。
自然环境保护
施工期间尽量保护坡口线范围内的林木,不得随意砍伐公路用地范围线至坡口线之间的草、灌木和乔木,尽量保留原生态植被效果。
临时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尽量不砍或少砍,不准随意砍伐水土保护林。
坡面植草植树,防止侵蚀,进行综合治理。
水环境保护
桥梁施工中严格管理制度,对施工机械定期检修,防止油料泄漏到河中污染水体,建筑材料冲洗的生产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水源,应设置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施工材料应尽可能远离河流,妥善保管堆放,防止暴雨冲刷造成渗漏进入河流造成污染。
拌和场、预制场应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和沉淀池。
大气环境保护
使用散装水泥时,要将散装水泥及粉煤灰存放在筒仓内,防止飞扬,袋装水泥存放库内。
柴油机废气的排放按国家排放标准控制。
施工现场垃圾渣土及时清理出现场,运到指定区域。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塑料、橡胶等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现场管理
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经理部安全质量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工作,督促指导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定期组织安全环境大检查,发现问题进行通报,责令改正。
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
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与当地环卫局等部门联系,确定环保配套设施,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
物料堆放100%覆盖,防止扬尘。
出入车辆100%冲洗,配备高压冲洗设备或设置自动冲洗台。
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
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公路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