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环保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室外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室外环境应整洁、美观,所有墙面按园统一规划布置,不随意更改。
不随意乱扔垃圾果壳等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操场、花坛、走廊等场所的整洁。
场地做到雨天无积水,阴井、下水道等有定期灭虫消毒措施。
绿化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绿地无杂草、花坛无杂物,定期修剪,教育幼儿不随意攀摘花草树木,加强爱护绿化教育。
操场内或过道上不随意停放自行车和堆放建筑垃圾等杂物,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
室内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由教师、保育员负责教室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墙面完好无损、布置美观,教育幼儿不抠墙、不弄脏墙面。
不随意在墙上拉线、钉勾子、钉阁板等物,确保室内整洁。
建立健全环境清扫制度与四定制度,包括每月一大扫、每周一小扫、分室分片包工、定人、定点、定时、定期检查。
保育员要管理好室内的设备和自己的工作用具,如抹布、拖把、扫帚等物,要按固定地点安放,不随意乱放。
每天擦洗便池和厕坑,保持厕所清洁无尿垢、无臭味,定期打扫走廊和擦玻璃窗,保持园内玻璃窗明亮、走廊清洁。
保持各活动室无积灰、无垃圾,并做好灭蝇、灭鼠、灭蟑螂工作。
园内做到无死角,库内存放物不宜过多,应离地、离墙、防虫害和霉变。物品要按类堆放、排列整齐。保健老师负责全面环境卫生检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妥善处理。
通风卫生
室内通风设施是否完善,排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以及通风频率等。
安全卫生
幼儿园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备,灭火器的配备和有效性,电源插座的安全使用等。
室外环境的安全设施
游乐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有防护措施,是否进行定期维护等。
教育资源与人员素质
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应该健康、安全,远离影响幼儿心情的喧闹嘈杂地方和对幼儿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化工场地。
幼儿园建立的地理位置一般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便于父母接送孩子。
环保材料的使用
使用环保材料进行装修,例如使用绿色涂料、瓷砖等,避免使用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材料。
节能措施
采用节能灯具、空调等设备,合理利用能源。
垃圾分类与水资源保护
校园内应设分类垃圾桶,分类收集处理生活垃圾。
校园内有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循环利用雨水。
教室采光和照明
教室采光充足,照明设备符合卫生标准,无反光、无频闪、无辐射。
黑板无反光、无眩光、无粉笔灰;课桌椅符合卫生标准,适合学生身体发育,舒适安全。
卫生设施
学校有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厕所等,这些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安全,并且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建议幼儿园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维护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