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通风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通风量、风速、废气处理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规范和标准:
室内通风换气标准
1人新风量:
≥30m³/h(对于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
其他场所不应小于20m³/h。
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不应大于0.10%。
其他场所不应大于0.15%。
实验室通风设计
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小时。
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适用于面积较小、实验时间不长且无毒害气体产生的实验室。
机械通风适用于面积较大、实验时间较长且会有害气体产生的实验室。
新风系统与防火防爆:
需要考虑新风进入实验室的位置、数量和方式,并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废气处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再排放。
工作场所通风标准
有毒有害物质排毒罩口的风速:0.25~3m/s,常用风速为0.5~1.5m/s。
管道风速:8~12m/s。
工业建筑通风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生产中可能溢出时,事故通风量应通过计算确定,换气次数不宜小于20次/小时,保证人均新风量≥20m³/h。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³/h。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
事故通风量应通过计算确定,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小时。
空气调节区的换气次数:工艺性空气调节不宜小于下表所规定的数值,舒适性空气调节不宜小于5次/小时。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洁净室。
建筑设计通风标准
《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卧室、起居室(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一定比例要求。
施工与测试标准
施工阶段:需要遵循国际机械规范(IMC)和国际消防规范(IFC)。
测试和调试:应遵循ASHRAE的《建筑通风系统测试和调试指南》(ASHRAE Standard 170)。
运行和维护:应遵循ASHRAE的《建筑通风系统运行和维护指南》(ASHRAE Standard 191)。
这些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所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的整个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考虑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