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电
不插电器时要拔掉插头,不开灯电视时就要关闭开关。
使用智能家居技术,随时关注家中电器的用电状况,及时对不必要的用电行为进行预警提醒。
短时间内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
冰箱内存放食物不要太满,占容积的80%最省电。
出门提前关空调,按每台每年可节约5度电算,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KG。
节约用水
养成不浪费用水的好习惯,如每次洗手时要注意关闭龙头。
洗澡时利用浴缸中的水淋浴,可以将浴缸水收集起来到厕所冲便器。
一水多用,洗完菜和手的水可以用来擦地,擦完地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在房前屋后栽树,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种当前趋势的环保行为,也是普遍认识的家庭环保措施之一。
按照当地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进行分类,也可以自己制定出分类标准,比如按照日用品的物质分类,能够分为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等。
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使用布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否则扔到土壤里,土壤就会受到严重污染。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出门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和水杯。
其他环保行为
DIY花瓶:喝完奶茶后瓶子留着养花,观赏性与实用性都有。
洗脸巾变抹布:用完的洗脸巾先不扔,囤起来当抹布用(如果不是马上二次使用,建议先晾干不然容易发霉)。
化学制剂请出橱柜:把有警示标志的产品从橱柜中取出来,放进特殊的密封箱,然后换上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环保酵素:用一份红糖+3份水果皮+10份水发酵三个月后制成环保酵素,用于居家清洁去油污。
洗衣机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垃圾分类回收。
自己不吸烟,奉劝家人少吸烟,保护人体健康。
回收废电池、回收废金属、回收废塑料、回收废玻璃。
在开油烟机的时候开窗,那样的话出浪费电了。
在洗澡的时候要让水一直流着。
爷爷将使用过的电池统一归类处理。
奶奶将穿不了的衣服制作成五颜六色的手提袋。
爸爸将不能用的旧机器上的螺丝拆下来待二次利用。
妈妈将单面用过的打印纸装订成练习本。
家里的照明灯全部换为小瓦数的节能灯。
看过的书籍不扔掉而是送给其他小朋友看。
减少看电视时间,既省电又能减少对人体的辐射。
打手机时尽量使用免提,防止对大脑的辐射。
过年不放鞭炮,既能节省开支又能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通过这些环保行为,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还能提高家庭成员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