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节约用水
随时关上水龙头,避免水白流。
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或冲厕所。
在冲水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每次可节约1.25升水。
节约用电
随手关灯,少用电器和空调。
不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使用遥控关闭。
使用节能灯,因为节能灯比普通灯省电。
减少洗洁精使用
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
洗餐具时,油腻过多可先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清洗,减少油污排入水道。
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交通工具选择
出行尽量选择公交车、地铁、自行车,少开私家车,减少尾气排放。
使用无铅汽油,因为铅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智力。
节约森林资源
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一次性用品,尤其是一次性筷子。
减少树木砍伐,保护森林植被。
环境污染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
工业“三废”指废水、废气、废渣,生活“三废”指粪便、垃圾、污水。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的目的、任务、政策、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清洁生产促进法》是环境保护法的具体展开,旨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通过保护环境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观强调在个人消费时将保护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利益结合起来,抵制损害环境为代价的消费行为。
垃圾分类与减少垃圾
垃圾分类,减少垃圾量,减轻垃圾处置压力。
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保护野生动物
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酸雨与大气污染
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水体富营养化
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生物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臭氧层保护
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害。人类活动导致臭氧层减少,主要是由于冷冻剂、喷雾剂、除臭剂等破坏大气中臭氧的浓度。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