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污染减排
2006年,广西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2.8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2.6%,完成了减排2%的年度计划。
2022年,广西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全国排名并列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居全国第二。
环境保护与优化经济
2006年,全区31个开发区已有26个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重要规划如广西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已完成环评。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20年翻近两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60万辆,建成充电桩超15万个。
城市和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2006年,全区达到国家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城市比例为71.4%,主要河流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0.3%。
2022年,广西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2%以上,9个市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前30名榜单,柳州市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
生态保护和重建
截至2022年,广西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72个,总面积达15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2个。
2022年,红树林面积超14万亩,居全国第二位。
环境监督执法
2006年,全区环境污染事件同比下降45.8%,环境应急处置体系初步建立。
2022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8年的91.6%提升至2022年的95.1%,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26.2微克/立方米,降幅25.1%。
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022年,广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国前列,清洁可再生能源连续5年全额消纳。
2022年,广西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9家,累计创建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6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国际合作与荣誉
广西近岸海域共发现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300多头,涠洲岛布氏鲸识别头数52头,自然岸线保有率达37.15%。
漓江保护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九洲江治理成为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治理典范。
这些成果展示了广西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显著进步。未来,广西将继续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广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