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平台环保项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江苏省固定污染源碳排放核算与监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由国家能源集团电科院所属环保院牵头申报,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
项目围绕碳排放核算、监测、模型、平台、碳减排技术及碳减排规划等六个方面创新需求,通过跨学科交叉和多主体协同,为各类企业提供碳排放核算与监测服务,并从宏观层面把握江苏省重点行业及领域固定污染源的碳排放情况。
中国绿发的十大“双碳”示范项目
包括5个碳中和示范建筑、1个近零碳示范建筑、1个零碳示范园区以及3个低碳示范园区。
项目通过终端用能清洁化、能源管理智慧化、机电设备节能化、林业碳汇系统化及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节能降碳。
旨在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带动产业链低碳转型升级。
SMART Z数字双碳平台
通过多种智能系统和工具,助力企业园区实现智能降碳、碳中和及净零碳排放目标。
提供六大应用系统:组织碳盘查系统、产品碳盘查系统(LCA)、供应链碳足迹溯源管控系统、生产全流程精益降碳智能管控系统、微能源智能管控系统、园区双碳大数据监管系统。
实施案例包括渝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项目等。
“双碳”专项项目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针对低碳建筑材料制备、绿色低碳生物基材料制备、冶金流程低碳化、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资助方向包括多元低钙胶凝材料的基础研究、大宗固废制备低碳水泥的基础研究等。
资助期限3年,计划资助10-12项,平均资助强度200万元/项。
这些项目涵盖了从碳排放核算、监测到技术创新、示范应用以及基础研究的多个方面,旨在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