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环保用品有哪些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许多环保物品被广泛使用,以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

生物可降解餐具:

这些餐具是以玉米、薯类、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发酵生产出来的聚乳酸(PLA)为原料生产的。聚乳酸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基新材料,与传统的石油基材料相比,每吨聚乳酸可减排约3吨二氧化碳。这些餐具在使用和生物降解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线性。

生物可降解塑料袋:

为了减少赛事期间的白色污染,中国石化捐赠了10万只易捷品牌可降解塑料袋。这些塑料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堆肥条件下能够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生物降解包装袋: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在设计、生产、发放等各环节也体现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理念。

清洁能源:

北京冬奥会实现了100%绿电供应,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此外,奥运火炬“飞扬”的内核是“氢芯”,储存氢气的气瓶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并用上了碳纤维缠绕,实现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火炬零碳排。

绿色冰立方:

新建、改建的7座冰上场馆均使用了环保型制冷系统和制冷剂,其中5块冰面使用了二氧化碳(R744)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4块冰面使用了R449A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且制冷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后,可以提供70摄氏度热水用于生活热水和除湿再生等用途。

冬奥遗产再利用:

鸟巢开发雪花座椅套文创包,这些文创包由冬奥期间使用的座椅套改造而成,体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具有纪念价值和实用性。

绿色建筑:

所有新建场馆均取得三星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并在场馆建设中坚持“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保护环境”的原则。此外,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26个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

绿色交通:

使用了30辆氢能大巴为北京延庆提供冬奥会绿色交通服务,这些大巴搭载我国自主打造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每辆大巴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这些环保物品和措施不仅体现了北京冬奥会对环保的承诺,也为其他大型赛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参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