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环保做出了以下努力:
生态文明宣传:
自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性一步。
空气质量改善:
通过关闭数百家对生态有害的工厂,或将它们迁移到远离城市中心,中国成功降低了PM2.5浓度,改善了空气质量。
新能源汽车推广:
中国政府向公众宣传电动汽车的好处,并设定了对燃油和非“绿色”汽车牌照发放的限制,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光伏发电量增长:
2023年,中国光伏发电量大幅增长,达到5833亿千瓦时,是美国的3倍,努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防沙治沙:
中国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并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1097.8万公顷的防沙治沙任务。
湿地保护:
中国是全球湿地保护典范,“十三五”期间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上居于世界首位,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万亿千瓦时。
减少白色污染:
中国塑料制品回收率约为30%,高于不少发达国家,并自2008年起年均减少20万吨塑料袋使用量。
植树造林:
截至2020年,中国有人造林11.8亿亩,约等于78.7万平方公里,这些树木若按1米的株距排开,可绕赤道54圈。
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推动各方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
国内环保项目:
中国实施了许多国内环保项目,如“中国山水工程”和库布其沙漠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些项目成为生态修复领域的全球典范。
政策和法律:
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强化了环境治理的源头控制制度。
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中国自身的环境状况,也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