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户的环保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选址要求

养殖场应远离人居住的地方和农村水源,避免建在禁养区内。

选址应合理,尽量避开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距离主要公路、人口密集区(村庄、学校等)500米以上。

环保设施

养殖场必须配备相应的除污设施,对畜禽的排泄物和废水进行处理,排放物应符合相关标准。

需要有化粪池等处理设施,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手续办理

养殖场需要办理齐全的手续,包括《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环评手续、规划意见、立案备案手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生产经营许可证、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等。

环保测评

对于养殖存栏量超过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如猪常年存栏量3000头以上、肉牛常年存栏量600头以上、奶牛常年存栏量500头以上、家禽常年存栏量10万只以上等,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其他规模的养殖场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禁养区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建设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除臭措施

养殖场需要经常进行除臭处理,避免臭气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否则可能面临罚款。

废弃物处理

畜禽粪便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直接倾倒入地表水体或其他环境中,还田时不能超过当地的最大农田负荷量。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农村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环境,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建议养殖户在建设养殖场前,详细咨询当地环保部门,确保所有手续和设施都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