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江阴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进美丽江阴建设。通过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阴。

污染防治攻坚

江阴市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治气项目7392个,城区PM2.5浓度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全省县市均值。同时,整治长江、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1907个,完成189条美丽示范河湖建设和69条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年度任务。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生活污水主管网25公里,3家新建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进一步完善了环保基础设施。

生态修复治理

实施造林绿化3498亩,完成废弃矿山治理20。

2023年,江阴市完成绿化造林5612亩,建成霞客湾生态湿地2平方公里,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27.8%。

热电企业整合整治

江阴市通过整合整治、提标改造、淘汰锅炉等措施,对热电企业进行改造,减少燃煤总量和大气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治理,对水产、粮食生产加强尾水达标排放改造和农田退水治理,实施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

固废循环利用

建设“无废城市”,推动工业固废再利用,建设秦望山绿色循环产业园,全市建成危险废物焚烧、固废处置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

环境执法与整改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并处罚款,督促企业整改环境问题,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

江阴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成为江苏省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唯一试点。

通过这些措施,江阴市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底色更加亮丽,绿色发展成为全市的自觉行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