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环保做了什么

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以下贡献和措施:

防沙治沙:

中国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在“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97.8万公顷。

湿地保护:

中国是全球湿地保护典范,在“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上居于世界首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万亿千瓦时。

减少白色污染:

中国塑料制品回收率约为30%,高于不少发达国家。自2008年起,我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

大气污染治理:

中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包括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车辆尾气排放控制。针对重点区域和行业,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高了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能力。

水资源管理:

中国政府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行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节约利用。实施了河长制和湖长制,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加强水环境治理,治理重点流域和地区的水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政府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划定和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推动荒漠化、石漠化和土地沙化治理。加强湿地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中国提出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实施废物分类和处理,促进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温室气体减排: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限制煤炭消费。推进能效改善,促进工业和建筑领域的能源节约。加强交通尾气排放控制,推广新能源汽车。

环境法律和监管:

中国加强了环境法律和监管体系的建设,修订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建立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

这些措施和成就表明,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有效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还推动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