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环保做了什么

国家为环保做出的努力包括:

加强环保监管力度:

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并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限产限制、关闭和整改等措施。

严格执法,加大惩罚力度:

在治理重大环保案件时,国家加大了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制裁,严格执法,加大对环境污染者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鼓励和支持环保科技创新:

国家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大力鼓励和支持环保科技创新,推动重点领域的节能和环保技术研发,并提供财政资金、税收和融资支持等多种支持。

防沙治沙:

中国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在“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97.8万公顷。

湿地保护:

中国成为全球湿地保护典范,“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上居于世界首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万亿千瓦时。

减少白色污染:

中国塑料制品回收率约为30%,高于不少发达国家。自2008年起,我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

植树造林:

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位居全球第一。

大气污染治理:

实施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包括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车辆尾气排放控制。针对重点区域和行业,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高了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能力。

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行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节约利用。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加强水环境治理,治理重点流域和地区的水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划定和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推动荒漠化、石漠化和土地沙化治理。加强湿地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提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实施废物分类和处理,促进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温室气体减排:

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污染环境承担的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民事责任,强调污染者需要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

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角色,通过法律、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全面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