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评价程序包括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项目资料准备

收集土地出让合同、发改委备案、委托书、总平面图、营业执照与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技术资料等。

现场勘察

技术人员到现场了解项目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并确定敏感点。

签订环评委托合同

确认项目符合环评要求后,与环评公司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环评要求。

环评报告编写

收集完整项目资料后,编写环评报告送审版,这是评估项目环境影响的初步报告。

环评公示

编写环评报告后,在项目周边进行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和敏感点等,公示期一般为10个工作日。

公众参与

开发企业组织项目现场座谈会,进行公众参与及现场调查,整理公众参与结果提交环评公司。

环评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包括确定环评文件类型、初步工程分析、识别评价因子等。

第二阶段:调查与分析,包括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第三阶段:报告编制,根据调查结果,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

根据调查结果,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环评审批流程

包括预申报与审查、申报、审查与审批等步骤,生态环境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主要把握项目是否符合环保法规和政策要求。

公众意见征集与处理

在公示期间收集公众意见,并根据专家和公众意见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

审批与公告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将环评文本公示于当地环保局官网,公示期无异议即可向企业下达环评批复。

这些步骤构成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完整程序,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够全面评估并减轻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