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大气监测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空气质量监测
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污染物的监测。
监测效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大气污染状况,为制定和调整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遥感监测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设备,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遥感测量。
监测效果:具有覆盖面广、时效快等优点,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大气污染状况,为制定区域性环保政策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用于追踪污染源,为环保执法提供帮助。
网格化监测
将整个监测区域划分为方形网格,在网格线的结点或方格的中心布设采样点,点的数目和间距根据人力、物力和实际情况决定。
通过将城市及周边地区划分为网格,综合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气象垃圾污染源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大气污染热点,辅助执法。
排放源监测
对企业、工厂等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估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包括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对企业和工业排放的废气进行有组织和无组织监测。
连续测定法
运用各种现代化分析仪器和技术,对环境污染进行自动化、连续性地由仪器操作监测。
例如激光雷达、红外线照像,甚至利用人造地球监测卫星、通讯卫星等进行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成
包括采样设备(如气体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分析设备(如气体分析仪、颗粒物分析仪)、数据处理设备(如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通信设备(如数据传输设备、远程监控设备)。
这些手段综合运用,可以全面、准确地监测大气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