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初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部实现

“十一五”期间,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14.3%和12.5%,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

“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减排领域扩展到工业、生活、交通、农村四个领域。到2015年,这四项主要污染物均完成了“十二五”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强化

2003年国务院启动的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4年来,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479万人次,检查企业208万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0多万件,关闭企业近2万家。群众反映和投诉的160万件污染问题中,97%基本得到解决。

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果

通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饮水安全。共排查了3.4万家重污染企业,整治5800多处污染隐患,取缔了294个一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排污口,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2.3%。

公众对环境状况的认可度提高

中华环保联合会的调查显示,71%的公众认为,与5年前相比,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此外,与“十五”初期相比,2005年全国339个可比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增加了22.2%,空气质量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下降了24.1%。

综上所述,环保初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化、水污染防治的积极成果以及公众对环境状况认可度的提高等方面。这些成效表明,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