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关停不给赔偿的情况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缺乏合法手续或资质
如果企业没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环保等手续,或者手续不全,那么在环保整顿活动中被关闭时,通常不会获得赔偿。例如,某某厂虽然有营业执照,但缺乏安全生产和环保手续,因此行政机关在淘汰落后产能整顿活动中对其实施关闭行为并无不当,不存在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故不产生行政赔偿。
违法经营
对于那些未取得相关环保手续且违法经营的企业,环保部门有权依法进行关停,并且不需要给予赔偿。例如,企业因未取得环评手续而被关闭,即使存在对政府的信赖利益和客观经营利益,政府也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但不应一点补偿都不给。
禁养区内的合法养殖场
对于禁养区内合法的养殖场,如果因环保问题被关停,通常会有相应的经济补偿。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厂房设备补偿、拆迁费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但是,如果养殖场不符合环保规定,则可能无法获得补偿。
城市规划更改导致的环保关停
只有因城市规划更改而进行的环保关停,企业才可以获得补偿。具体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的补偿、厂房、设备的补偿、搬迁费、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企业自身违法行为
如果企业因偷工减料、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被环保部门关停,那么通常不会获得赔偿。例如,企业因违法排放污染物而被查封、扣押设施,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不是获得补偿。
建议
合法经营:企业应确保自身合法经营,遵守环保法规,办理相关手续,以减少在环保关停时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
了解政策:企业应详细了解当地的相关政策和补偿标准,以便在面临环保关停时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咨询:在面临环保关停时,企业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合法合规地争取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