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检查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环保政策、方针、战略
包括国家层面发布的关于环保的白皮书、政策文件以及战略计划等,如1994年发布的关于环保的白皮书确定的十二项基本战略。
环境法规
我国已形成比较健全的法规体系,涵盖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些法规为环保检查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绳。
环境标准
包括国家颁布的多项环保标准,这些标准用于评价环保成果,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制定自我约束标准的参照。一些国际标准也是评价环保成果的指标。
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与环保有关的会计政策及财会制度
这些规定为环保相关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审计准则
环境审计的依据比一般审计类型所采用的法规更多、范围更广,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
具体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环保检查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行业标准与规范
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环保设施和活动的标准和规范,如OBD检查遵循的国家标准GB18285-2018和GB3847-2018。
监测规范与数据共享机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监测规范,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环保检查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标准和战略,也包括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这些依据共同构成了环保检查的法律和技术基础,确保检查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