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至今没有诞生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的环保公司,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起步较晚:
中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晚,较早的一批环保公司大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而环保产业在过去并非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行业,导致环保企业在这一时期很难做大做强。
行业集中度低:
环保行业集中度太低,尤其是环保设备供应商往往只能掌握某一项技术,难以同时对一整套环保设备都拥有核心专利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恶性竞争:
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也随之出现,并导致在一些环保治理领域出现了单价超低的现象,这导致中国环保行业没有诞生千亿级公司。
技术同质化严重:
环保企业缺乏一流过硬的技术,技术同质化严重,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对环保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保护好那些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环保公司,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和环境治理的健康发展。
政策不明,商业模型不清晰:
环保行业涉及的点多、面宽,目前环保行业多以分散建设、零敲碎打的环境治理模式为主,跨行政区的整体环境区域整治类大型项目不多,政策不明,商业模型不清晰。
低价竞争:
很多企业进军环保行业,但对业务成本构成不熟悉,因此敢于以超低报价争抢项目。这种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内出现了低质量、低价格的无效竞争,对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
环保行业的政策性影响和周期性相对明显,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决定着从业者每年的蛋糕到底有多大。地方政府的环保投入最大考虑的是安全与成本,而非最终效果,这无法鼓励真正注重治理结果、舍得进行投入的民营企业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中国环保产业要想诞生千亿级公司,还需要在技术创新、行业集中度提升、政策支持和市场规范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