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环保应该注意什么

猪场环保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重视环评报告:

无论是旧猪场还是新猪场,无论是改造还是新建,都必须重视环境评测。未获得环境影响报告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相关部门有权责令停工整改甚至拆除已建设的部分。

重视病死猪处理:

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应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不得任意处置。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

重视日常制度:

无论猪场规模大小,都应建立自己的日常环保制度,提升环保意识,约束个人行为,确保环保成效,并建立切实可行的环保应急预案。

合理规划猪场:

选址要求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有一定坡度,水源充足且水质好,交通方便,距离主干道和居民区有一定距离,猪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工厂、屠宰场、医院等污染源。

妥善处理粪尿和污水:

粪尿可用作肥料,产生沼气可作燃料。采用农牧结合的方法,将猪的粪尿直接施入农田或堆放腐熟,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对粪便与垫草等废气物进行分解。腐熟堆肥要有足够的氧气,通气腐熟堆肥效果较好。同时,应建立科学完善的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采取分类处理,将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猪舍的清洗、灌溉等方面,粪便则应用于有机肥的生产。

控制废气排放:

猪舍内生产废气和粪便农田施肥后产生的气味应采取通风换气、环境净化器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在废气的排放处设置高效过滤装置。

垃圾分类处理:

猪场的日常生活垃圾应进行分类处理,分别提取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应进行专门处理,不可直接排放。

水源防护和水体净化:

避免水源被污染,确保水质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残留的药物或添加剂等随降水或污水流入水体和土壤。

绿化环境:

通过植树种草、建设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等,降低风速、减少炎热夏季的气温、减少场区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臭气、尘埃和细菌等,改善猪场环境。

控制猪舍环境:

猪舍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细菌总数和粉尘等应控制在一定标准内。猪舍应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光照均匀。

科学规划规模化养猪场:

选址时应考虑猪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避免受到周围环境已存在的污染,同时考虑猪场产生的废弃物不要污染周围环境。规模化养猪场应距离公路、铁路、学校、城镇、公共场所和人口密集区1公里以上,距离畜牧场、屠宰场、肉品加工厂、采矿场、造纸厂、皮革厂、农药厂、化肥厂、化工厂3公里以上。

通过以上细节的重视和落实,可以有效提升猪场的环保水平,保障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