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自查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和步骤。以下是一个详细的企业环保自查指南:
1. 组建工作班子
企业应组建专门的环保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环保、安全、设备的副总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车间主任及财务人员担任成员。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自查工作顺利进行。
2. 制定自查方案
确定自查目的、范围和计划:明确自查的目标、涉及的范围和具体计划。
找出环保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企业环保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根本原因。
制定环保自查标准和流程:根据企业特点制定自查的标准和具体流程。
3. 实施自查
环保设施和环境状况调查:全面排查生产设备和辅助设施,包括名称、数量、规格及使用状态。检查生产设施标志牌、管线标识、雨污分流情况等。同时,调查企业现场整洁度、原料和产品摆放情况,以及厂区角落、荒地等偏僻处的固体废物堆放和地面异常情况。
生产工艺流程排查:用流程图绘出从原料到产品的具体步骤,重点排查产排污节点,检查污染物产生、收集处理及排放情况。确保雨污分流到位,污水接入管网并取得《排水许可证》。
4. 环保自查内容
环保政策规定及表述: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国家和当地环保政策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培训。
环境风险评估:对企业生产、运输、储存、处理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
污染物产生、排放及处理:建立污染物排放记录,定期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并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5. 具体要求
建立健全环保自查制度:明确自查的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名单、职责、工作方法、周期和流程,并建立评价和奖惩机制。
采集必要的环保信息:明确自查的目的和任务,准备充分,确定自查的深度和范围。
逐项检查并记录问题: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进行记录,分类分级,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责任。
提出整改措施和落实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并通过评估送交环保部门审核。
6. 环保手续方面
理清重要环保手续的主要依据及有效期限:包括环评、排污许可等主要环保手续的依据和有效期。
检查排污许可证:确保企业持有有效的排污许可证,包括正本和副本。
7.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
建立和维护台账:记录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流程,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合规性。
日常点检和台账制度:制定废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点检制度,记录关键参数,台账记录至少保存三年,现场保留不少于一个月的台账记录。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全面、系统地进行环保自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环保问题,确保企业环保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