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企业应采取以下环保措施以确保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确保环保人员到岗:
企业应安排环保管理人员和污染治理设施操作人员按时到岗,全面开展环保工作。
确保环保设备正常运行: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施设备停复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检查各项参数,完成自动在线监测设备调试,避免设施设备带病运行。特别要检查废气处理设施(如酸碱喷淋、有机废气吸附装置、RTO等)和废水处理设施(如生化池、曝气装置等)是否正常运行,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确保废物合规处理:
企业应做好一般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分区存放,并如实申报新产生的危险废物。严禁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确保贮存场所的防渗防漏和废气收集等工作到位。
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企业应按要求开启污染治理设备,按规范添加药剂,加强废水进出口自测,定期巡查生产设备和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情况,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加强设备维护:
企业在复工复产期间应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巡查,避免因疏于维护而导致的过度耗能和设备损坏。检查设备的隔音性能,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换,以减少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员工环保意识教育:
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宣传简单的节能环保措施,比如关掉空调或电器等方法,从而推动环保理念的普及。
回收可利用的废弃物:
企业应当加强废弃物管理,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理流程的优化,提高垃圾的可利用价值。同时,废水要进行预处理,减少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制定环保目标和方案: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环保法规要求,制定明确的环保目标和指标,如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技术路线、时间安排、资源保障等,并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监测:
企业应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应急池、雨(污)水应急阀门等设施的检查,确保相关设施处于有效状态。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在确保生产活动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