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环保经费怎么用

乡镇环保经费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明确使用原则和监管机制

环保经费应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并强化监管。

财务部门将通过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环保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确定经费用途

安全环保经费主要用于安全环保设施,如安全防护栏、安全警示标志、消防管网、消防栓、漏电保护器、灭火器、污水处理站、绿化植树、煤场地面硬化、道路硬化等。

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

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向和重点,编制项目方案,包括基本情况、前期准备、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运行保障措施等,经评审批复后,上报项目库,等待审核批复。

严格项目程序

项目方案经评审批复确定后,严格履行财审、招投标代理与公开招投标、工作监理、竣工验收、审计决算等程序,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落地。

强化资金评审和绩效评估

组织专家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确定投资额度,并明确专门负责管理,实行县级报帐制度,决不转移资金用途。

结合项目进展情况,跟踪问效和绩效评估,绩效情况与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相挂钩,确保项目完工后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益。

接受社会监督

对项目实施单位资质、设计方案、工程内容等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在资金拨付过程中,实行现场核查验收合格,环保、财政主要领导审签,国库直接支付的方式,确保资金规范划转。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乡镇环保经费能够得到有效使用,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