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保预案是医院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程序。以下是医院环保预案的基本框架和要点:
总则
指导思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环保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置。
编制说明: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当发生放射性物质意外事故或其他特定情况时,预案自然启动。
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事故的统一协调,对上级和专管部门的汇报,以及对周边受影响单位的警报及解除工作。
维修组:负责对突发事故进行现场处置、抢修,及时诊断突发事故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解决事故。
应急处置原则
加强设备运行维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
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当地环保部门汇报,并在事故处置进程中随时保持与主管部门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
事故预防措施
当班人员排查造成事故的原因,发现进水超出设计标准时,立刻对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数据对相关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
突发暴雨时,对水管线进行疏通,确保畅通。
事故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至相关部门或环保中心。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伤亡人数等,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根据专项指挥部总指挥的指令,立即组建现场救援组,明确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定性检测出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可能的危害,并在规定时间内定量检测出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发出检测报告,并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到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消除。
其他相关事项
保证污水处理正常连续运行,在突发事故及紧急状态采取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预防各种异常现象的发生。
熟悉污水站重点危险源的分布地点,应急物资的分布地点,沟通协商应急工作的相关事宜。
为了及时关闭污水站总电源,应查明是污水站线路故障还是总站线路故障,并迅速做出判断,及时抢修。
通过以上内容,医院可以制定出一套全面、系统的环保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医院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