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污染的防控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清洁生产
使用低杂质的无毒或低毒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或更新设备,研究和开发无公害、少污染的生产技术。
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对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业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等调整措施。
研制和使用能耗低或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步淘汰和限制使用落后的交通运输工具。
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
加强工业生产管理,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轨道,节能降耗,减少物料流失,回收利用可燃气体、余热、余压。
改进燃煤技术,提高燃烧效率,低硫优质煤优先供给民用,积极开发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改革燃料构成逐步实现燃气化和电气化。
城市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污水等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医院污水可能含多种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废物,必须经专门的消毒处理方可排放。
废弃物处理
对暂无综合利用价值的工业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如采用废气净化和除尘技术来控制烟尘、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采用生物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
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
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利用气象条件进行合理排放。
绿化造林,茂密的林丛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能吸附大量飘尘。
加强环境监管和保护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环保规定。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国际合作
支持和参与国际环保协议和举措,共同减少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加强跨国环保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防控环保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