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环保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具体措施:
政策制定与法规建设
湖北省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环保法规,如湖泊保护、湿地管理、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等,加强环保督政。
制定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强化长江全流域水环境保护。
中央环保督察与反馈
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省开展督察,指出湖北省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水环境问题仍然不容乐观,要求进一步推进长江大保护。
督察组还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高水平保护的紧迫性缺乏足够认识。
污染防治与生态改善
湖北省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取缔非法码头,腾退长江岸线,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在大气环境方面,全省PM2.5浓度显著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
水环境质量方面,优良水质比例提升,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生态保护与修复
湖北省推进“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如宜昌许家冲村和五峰县的做法。
环境监管与执法
湖北省生态环境系统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环保督察、行政处罚等工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推行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创新驻点执法形式,推动执法信息化、标准化、透明化。
生态补偿机制
湖北省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多个省份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动流域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
公众参与与社会监督
通过公开曝光环境问题,督促各地加快实施流域水环境整治达标方案,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综上所述,湖北省在环保方面力度持续加大,通过制定法规、加强督察、推进治理、修复生态、严格监管等多项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努力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