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通则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则
制定通则的目的和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全体员工、所有运营过程及新建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试生产和运营等。
定义安全环保管理领导小组和职责,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
安全环保责任制
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岗位员工和部门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规定各级领导的安全环保职责,如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落实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环保责任、合理配置资源等。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制定和监督各项安全环保制度的落实,组织安全培训教育,开展安全环保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明确安全环保管理的基本准则与要求,包括人员作业安全、设备运行安全、厂房建筑物安全、车间环境清洁卫生等。
职业健康与环保管理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环保事故,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健康,及公司财产和环境安全。
鼓励员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提供健康安全培训,确保生产设施内的安全标志与法规标准一致。
环境保护
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节约能源,杜绝浪费。
禁止私自向下水道倾倒废弃物,禁止擅自在厂区内焚烧垃圾,要求进行环境污染作业时开启相关治理设备。
垃圾分类收集,危险废弃物按规定报批后送指定地点储存。
事故管理
明确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方式,员工应熟知并明确应急处置程序。
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和检测,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数据。
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管理
定义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制定相关的管理程序和操作指南。
确保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社会的监督,不断改进公司的安全与环境绩效。
定期进行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以上是安全环保通则的一般内容,具体条款可能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制定通则时,应确保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满足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并涵盖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及安全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