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保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撰写:
重视环境教育,形成环保氛围
学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将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制定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环境教育工作的有计划、有活动、有成效、有总结。同时,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具体执行领导小组制定的计划,安排好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工作。依靠一支热心环境教育的教师队伍,使环境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专门开设环保课程,并鼓励采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法,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各学科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环境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通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关爱自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习惯。依托环保工作网络骨干,以“争做‘环境小卫士’”为抓手,统筹安排好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包干区清洁卫生打扫与保洁、一日卫生和大扫除的检查评比、以及“文明班级”评比等。
创建绿色学校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全面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创建目标包括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等。具体措施包括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发展环境教育工作等。
环保日常行为
全校师生应共同努力保护校园环境,不践踏绿地草坪、不攀摘树枝花朵,节约用水,不乱扔废纸果皮纸屑,使用过的塑料瓶等废品不要随手丢弃,不随地吐痰。同时,应维护校园整洁,不在墙壁、树木上乱写乱画乱刻,主动拣起地面上的纸屑等杂物,并监督不良现象。
创建活动多样化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主题班会、环保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创建活动应具体化、务实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和网络,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责任书签订与安全管理
组织各党支部、处室、系部党政领导与学校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确保各项环保和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强对校园内外人口的管理,确保校园安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全面推动学校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为建设绿色校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