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繁殖方式如下:**自然交配繁殖** :- 蝗虫是雌雄异体昆虫,通过自然交配进行繁殖。
成虫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10-30天,期间雌虫会多次交配并分批次产卵。**体内受精与卵生** :- 蝗虫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属于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雌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产卵。**产卵过程** :- 雌蝗虫在交配后,会将产卵管插入土壤中,深度约为4-6厘米,并分泌粘液胶着卵粒形成卵块。每头雌虫一般可产卵囊4-5块,最多达12块,每块一般含卵50-80粒,一生所产卵粒总数平均为300-400粒。**卵的孵化** :- 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孵化的幼虫自土中匐匍而出,外形和成虫相似,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四龄翅芽已很明显。**环境适应性** :- 蝗虫的产卵对地形、方位、植被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一定的选择性,大多数产在较坚实的土内。最适产卵的土壤含水量为10-20%,当土壤含水量低于5%或高于25%时,产卵数量显著降低。**繁殖策略** :- 蝗虫还能进行孤雌生殖,孵化的幼蝻为雌性,生长发育正常,羽化后仍可交配产卵。这是飞蝗种群数量极低时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繁殖特性。通过以上步骤,蝗虫完成其生命周期中的繁殖过程,确保种群的延续和扩散。